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莫金荣 今年三季度交易最后一天,港交所迎来三家公司同日敲锣。紫金黄金国际、Sipni、Pateo Aututink齐聚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完成了象征榜单启动的敲响仪式。紫金黄金国际的IPO尤其引人注目。这是继宁德时代之后今年香港第二大IPO项目。本次榜单募资总额达249.84亿港元。上市后,这三家新上市公司的股价均高开高走。紫金黄金国际和博泰汽车联盟上榜以来的联合涨幅和暴跌几乎翻倍,合计涨幅IPNI达到457.43%。这三家公司当天成功上市并集体交付剩余资金的场景g业绩是今年香港IPO市场持续火爆的一个缩影。毕马威统计显示,9月30日,今年香港市场的上市申请数量达到近300份,创下历史新高。香港IPO市场今年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共推出67只新股上市,募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榜数量和募集资金金额分别大幅增长49%和229%。今年的募资预计将达到顶峰。纵观全球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IPO全球市场也将呈现复苏态势。数据显示,同时全球IPO市场共筹集资金1116亿美元,上市数量达到930家。与去年同期相比,融资数量规模和上市数量规模均有所回升。增长了32%,还有3%。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IPO融资排名中,香港位列第一;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密切观察,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其募集资金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9%;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洪先生认为,香港IPO市场巨大增长的动力来自于A+H股。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市场共完成11只A+H上市,其基金募集资金占香港IPO同期募集资金总额的50%,成为拉动IPO基金IPO规模的重要力量。仅今年上半年,新增A+H股上市申请数量就有83起,而2024年仅5起,A+H股上市速度正在加快。平均米上市时间为4-6个月,最快的也只有3个月。此外,今年前三季度,港股市场涌现出一批“巨无霸”IPO项目,前十大IPO提供了募集资金总额的69%。其中募资金额最重要的是A+H股上市的宁德时代,以约410亿港元的募资金额排名第一; 9月底上市的紫金黄金国际紧随其后,以募集资金249.84亿港元排名第二。此外,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等在港融资均超过百亿美元。上述前五名IPO项目在港融资总额已接近千亿美元,IPO大项目推动了港股IPO市场的繁荣。毕马威中国香港资本市场部合伙人刘大昌认为,市场缺乏耐心流动性的改善正在推动香港IPO市场的新兴发展,而A+H和第1号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第8C章(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第18C章)是专门为专门科技公司定制的创新上市制度,为处于商业化初期、尚未达到传统上市标准、但商业化轨迹清晰、潜力巨大的科技公司提供了更灵活的上市渠道 透明度。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推动近期的 IPO 活动。 “在创纪录的名单申请中,我们有信心香港将在2025年领先全球证券交易所的名单。”随着港股早前IPO募资总额达标,港股推出新项目的热情也有所恢复。 mgA记者10月13日统计发现,共有75只新股 在香港上市年内,除宜宾银行外,其他交易所均出现超额认购。其中,公众认购超过100倍的新股有46只,认购超过1000倍的有18只,认购超过5000倍的有5只。更引人注目的是,10月10日上市的金叶国际集团录得11,465倍,打破了港股新年超额认购记录。政策,政策的政策带来活力。自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已进入第十一个年头。 2024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改革不断增强香港股市对内地企业和境外企业的吸引力。当前A+H模式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政策驱动。 2024年4月,证监会宣布合作五步与香港市场的资本合作,其中之一就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来港上市”。中国证监会表示,将深化与香港的合作,分五步走,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沪深港机制,助力香港融入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港交所继续放宽名单门槛,进一步扩大名单轮廓。例如,2021年11月降低双重上市门槛,2022年1月实施特殊目标上市机制,2023年增设特殊专家,明年取消科技公司《上市规则》和专业科技公司上市名单。 2024年10月,宣布优化时间完善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加快符合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审批流程等,不断增强企业来港上市的吸引力。响应规则,A+H双融资平台模式持续升温,困难科技企业成为最大受益群体。今年5月,港交所推出“科技企业专线”,为专业科技公司(18C类)和生物科技公司(18A类)提供一站式清单咨询服务,并允许以保密方式提交申请。此举是港股市场向现代科技领域的深度倾斜,吸引了众多初创型和成长型科技公司的流动。值得一提的是,香港IPO定价新规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IPO的吸引力。香港名单机制的有效性8月4日,香港联交所关于IPO市场定价和公开市场监管的新规正式发生。新规主要优化三项内容:首次公开发行市场中,簿记建档拨备部分最低比例由原来建议的50%降低至40%;同时,允许新的申请人名单选择机制A或机制B作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分配机制;公开市场监管方面,调整了初始公众持股量和自由流通量的相关规定。山西证券研报点评认为,香港IPO新规是根据香港资本市场机构监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反对配置比例和配置机制,有利于提高机构参与定价的话语权。同时e、不同禀赋的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流动性偏好和股票的稳定性选择机制A和B作为配置机制,有效平衡个股的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将增强资本市场发行的稳定性,增强香港资本市场的全球吸引力,助力内地企业加速+H上市。
编辑:郑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