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子的金音
原标题:放宽民间资本准入,开辟更多发展空间——细读《民间投资13篇》①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这是促进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增速放缓。但前三季度,扣除民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保持平稳增长。近日,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多项措施》(以下简称《多项措施》),提出从扩准入、清堵、保保障三个方面出台13项针对性政策措施。 “民间投资13条”有哪些亮点?这会给私营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如果你仔细一一阅读保单,就能感受到其含金量之重。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第一个: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符合条件的项目,民间资本持股比例可达到10%以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政策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传递出鼓励民间投资的强烈信号。近年来,我国持续放开民营企业准入,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一些传统领域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依然存在,私人领域泰资本仍面临市场准入隐性障碍,抑制了投资热情。针对这一问题,《多份建议》提出,“对铁路、核电、水电、跨省跨区直接验收现有输电通道、油气管道等领域需要报国家审批(核准)且有具体效益的项目,必须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中明确民间资本参与。”多份建议”指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股权比例民间资本可以达到10%以上”,进一步明确了支持态度。事实上,重大项目逐步放开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常见的案例之一就是“民间资本进入核心”。过去,由于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民间资本进入核心是“民间资本入核”。对于收入能力强、安全要求高的核电项目,我国一直采取中央企业控股、地方政府参股的形式。此前,位于金七门的浙江三澳一期两个核电项目都是民间投资核电试点,民间投资比例均为2%。去年,规则逐步放开,新批核电项目5个由央企投资建设,吸引10家民企参与,持股比例首次提升至10%。过去两年,新批准的核电项目共引进了20家私营企业参与。 2024年各项目私募股权比例约为10%,2025年将提升至10%至20%。股权比例的放开受到了民营企业的好评。浙江久立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重要核电材料供应商,广东陆丰核电中广核项目投资方之一。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投资核电项目的机会。今天参与这样的长期投资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可以更深入地参与核电产业链,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不仅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也有效拉动投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难度很大。 “多项措施”中,像这样扩大准入的措施还有很多——比如,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规模小、有潜力的新项目建设和运营”。”这将为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又如,对扩大低层经济地区建筑业、服务业市场准入、基础科研基础设施开放作出规定。“开放领域从‘重资产’基础设施延伸到‘高精尖’科研创新理念,从实体经济延伸到服务业,体现了相关投资全方位、多层次的务实开放态度。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梁岩表示,厚重的“民间投资十三步”必将为民间资本形成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将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私营经济。
编辑:吴家红 上一篇:聚“会”成趋势,走向“新”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