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矿井”变成了“活矿井”。我国已建成省级
目前,我国已建成省级以上绿色矿山5100多个,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新闻记者今日(2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已建成省级以上绿色矿山5100多个,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惊人成效。自然资源部表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建省级以上绿色矿山300多个。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054个,绿色等级矿山4055个,占已认证在产矿山的40.8%。绿色矿山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黄学雄 主任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管司: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我国建设了一大批能源资源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推动资源更加集约化、规模化开发。大中型矿山数量占全国50%以上,产能占80%以上。还改变了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高。目前,各绿色矿山积极开展低品位、连带复查工作,资源量大幅增加。钴、铼新来源增幅超过100%,镍、铟新来源增幅超过30%。一批“死矿”变“活矿”,“小矿”变“大矿”,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矿山。自然资源部表示,当前绿色矿山建设由选择题变为必答题,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建设目标。到2028年底,在产大型矿山90%、中型矿山80%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下一步,各地要严格按照绿色标准全面推进新建矿山建设和运营,加快生产矿山绿色升级改造,鼓励尚未开工建设的生产矿山尽快开工。同时,在现有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露天开采、地热矿泉水、海上油气等行业标准。(记者 杨晓 金晓曦)
编辑:聂越 上一篇:热词看未来|网络发达条件下的新流行文艺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