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陕西】产业创新,向上,向上!
【不断迸发火花,开启新征程——陕西高质量发展】从革命老区到关中平原,从能源工业到先进制造业,陕西在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轨道上不断前行,在秦创源奏响了新时代“三秦乐章”,实现了转型升级。来源:人民网创新平台为优质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2021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上线,创新驱动发展。本土科技工作者、科技企业、投融资机构登台亮相。汇聚人才、资本、技术等变革源泉,释放创新力量。截至2024年,秦创原创大促共收到服务请求3.4万条,服务请求超过5000条科技成果得到落实。 941家科技转移企业、198个“科学家+工程师”团队、672名省级科技管理人员扎根一线。 224家金融投资机构和146种科技金融产品为科技项目注入了资金和热情。企业在勤创园路演中心举行路演。来源:新华社 乘着创新平台“东风”,陕西革命老区也焕发出新的活力。组织企业179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4家,成立科技型中小企业83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建立15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平台……位于陕西延安的勤创园,三年前建成。轩辕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这样一份引人注目的“成绩单”。数字经济为产业升级插上“智能翅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陕西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陕西沣东新城智能计算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日常设备巡检。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新华网拥有光伏、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10条陕西数字产业相关产业链,9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同时,在光子材料及芯片激光及制造、光子传感三大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转型模式。今年1-8月,陕西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实现产值2315.5亿元,同比增长9.87%。某新能源智能生产线l位于西安。来源:新华社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陕西启动数字化企业转型“551”专项信行动。今年1月,50位对企业有深入了解的专家完成了对213家企业的调查并发布了诊断报告。其中80%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陕西在榆林、汉中地区形成了以西安为核心的阶梯。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格局,先后选定西安、宝鸡、榆林作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城市。此外,“无锡延安”智能计算中心支持千亿参数大型模型预训练和推理,赋能AI4的大气模拟、地震预报等科学领域。陕西宝鸡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调试数控机床。来源:新华社 能源和先进制造局产业“硬支撑” 作为重点能源大省,陕西加快清洁能源项目和预储能项目建设布局,推动陕北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多元化、低碳转型。智能远程控制台控制煤矿井下设备。资料来源:新华社。在先进制造领域,本地培育航空工业、集成电路先进结构材料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三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均增长160%。光伏产业由此诞生。晶硅太阳能转换效率、硅片出货量、金刚线出货量三项“世界第一”。监事:张宁。策划:李正伟。协调员:孔凡新。制造商:曾振宇。画外音:赵鹏超。作者:孔凡新。包装: 扎o 蓬超桑姑娘桑姑娘:陕西日报、华商日报、大众新闻网、陕西网、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编辑:舒梦清 上一篇: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姜斌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